【学院介绍】:
学院立足科技前沿,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工业大数据采集标注与治理等领域。学院融合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四川工业软件学会、中国电子商会的优势资源,培养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与国内智能制造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了机器人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基地、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实践中心;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共同打造开放式AI专业实训基地,引入科大讯飞先进的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将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最先进的AI设备与真实产业项目实践环境。科大讯飞还派驻企业技术人员常驻学校,参与课程教学、项目指导与实训管理,实现“校企双师”联合培养。学院还与海康威视、科沃斯机器人、喜马拉雅等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毕业生受到腾讯、华为、中软国际、杰士德等知名企业的高度青睐。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学院秉持着“创新驱动、产教融合、学以致用、引领未来”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学院建立了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知识、技能与项目(KSP)三大核心要素,采用螺旋式的人才培养方法,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科技潮流的创新型人才。
学院深知产教融合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依托与科大讯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并引入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理念,推动技能培训和实践课程的创新。科大讯飞不仅提供技术支撑,还深度参与课程体系革新,如在专业课程中引入AI农业监测技术、智能农机控制等内容,确保课程内容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在技能培养方面,学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实践操作,构建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无缝衔接的教学体系。通过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紧密结合,学院让学生们接触到真实的行业场景和技术难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并融入智能产业。
模式特色【岗位-专业(方向)靶向对接的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来源于产业、根植于产业、服务于产业”的教育理念,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知识+技能+项目的三阶梯三要素(KSP)螺旋式人才培养方法,扎实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 提质培优行动,以就业为导向,从产业链人才岗位出发,瞄准岗位核心技能搭建课程体系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和特点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制导方法,实现靶向人才培养。
【学院优势】
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师26⼈,副高以上职称有 10 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超过90%,双师型教师达到 90%。此外,科大讯飞作为合作企业,派驻了多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产业导师,他们将一线实战经验带入课堂,显著提升了教学的实践性与前瞻性。专业开设围绕布局“人工智能应用”高水平专业群,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等,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
先进的KSP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学院采用"三要素的螺旋式人才培养模式(KSP)",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高技术信息类专业人才。
【教学环境】
人工智能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与实验设施,设有14个专业实验实训中心,涵盖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多个前沿领域。这些设施包括与科大讯飞共建的“科大讯飞AI实训室”、“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等专项实训室。学院的实验室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实训室,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实验教学;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实训室,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开发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视觉感知与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综合实训室,配备先进的计算资源和深度学习平台,支持学生进行高效的模型训练与优化实验;以及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实训室,为学生提供系统集成与运维的实际操作,确保其在AI项目开发与实施中的全链条能力培养。这些实训室融合了科大讯飞的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打造了产学研一体化空间,涵盖了数据标注、知识图谱、智能驾驶系统、机器人开发等典型应用场景。学院的实验环境不仅符合最新的技术发展需求,还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
招生咨询电话:028-36792608、36792609、36792611、36792612
招生咨询QQ:800067858
地址:天府校区: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 仁寿校区:环天府新区天府大道陵州大学城1号
Copyright © 2006-2021 SCSTC.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蜀ICP备18005196号-1